形态描述
贝壳中等大小,壳质较薄脆,半透明,壳不正而略向后斜,呈椭圆形。壳高略大于壳长,两壳不等,壳两侧亦不等。贝壳关闭时,贝壳两侧留有细长的开孔。左壳较右壳凸,呈乳白色,光滑具光泽。生长纹细密,近壳缘处多成片状,一般较明显;放射线极细,自壳顶射向后方,约至壳中部消失。有些种的生长线和放射线有变化。壳顶小,位于背缘。其前、后方具有耳;两耳较小,略相等,近三角形,无足丝孔和细栉齿。贝壳内面呈白色,有光泽,具有12条内肋;肋稍粗,两边的耳肋极短小,中央的两条也往往较细和较短,其他的均较长。右壳表亦呈白色,具光泽。壳面无放射线,具有细而规则的生长线及小的细粒状刻纹(在放大镜下较明显)。贝壳内面颜色与壳表相同,亦具光泽。肌痕一般不明显,也有12条内肋。铰合部窄,韧带呈浅褐色,位于壳顶下方三角形韧带槽中。软体部 外套壁较薄,半透明;外套缘较厚,分外、中、内三层,中层具有许多排列紧密的触手;触手长短不一,末端尖,相间排列,有的具有褐色色素,但仅见于左侧外套缘,多数触手无色素。未见外套眼存在。一般外套缘膜较发达,缘膜无很多细突起。闭壳肌较大,略近圆形,由横纹肌和平滑肌组成。螺丝状,也无上行板,较大,充满在外套腔中。唇瓣小近三角形,较退化。胃囊状,稍小。足蠕虫状,细长;末端较膨胀,多呈球形,常依附在口唇间。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50.0 52.0 9.5
2 41.0 39.2 9.0
3 28.0 32.0 8.0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50.0 52.0 9.5
2 41.0 39.2 9.0
3 28.0 32.0 8.0
大小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50.0 52.0 9.5
2 41.0 39.2 9.0
3 28.0 32.0 8.0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50.0 52.0 9.5
2 41.0 39.2 9.0
3 28.0 32.0 8.0
生物学
广分布在世界各暖水海区。仅见于潮下带较深的水域,它的垂直分布多在千米以上,最深的深度可达2000m以上。栖息底质,多为泥、灰绿泥及细沙等。Knudsen(1967)记载它的适温为2.0—6.9℃。善游泳,肉食性,其食物主要有小的甲壳类动物,如介形亚纲(Ostracods)及水螅动物等。
生境信息
广分布在世界各暖水海区。仅见于潮下带较深的水域,它的垂直分布多在千米以上,最深的深度可达2000m以上。栖息底质,多为泥、灰绿泥及细沙等。Knudsen(1967)记载它的适温为2.0—6.9℃。善游泳,肉食性,其食物主要有小的甲壳类动物,如介形亚纲(Ostracods)及水螅动物等。
海拔范围
仅见于潮下带较深的水域,它的垂直分布多在千米以上,最深的深度可达2000m以上。
国外分布
东非,亚丁湾,阿拉伯海,马尔代夫群岛,孟加拉湾,
新喀里多尼亚,新几内亚和日本沿海。
新喀里多尼亚,新几内亚和日本沿海。